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可分为以下核心步骤,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采摘时间与标准

选择春季或夏季采摘,以利用茶树积累的养分。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芽叶完整、干净,茶柄留短且轻采轻放。

环境要求

避免雨天和空心芽,确保茶叶质地柔软、含水量高。

二、萎凋

方式与温度

- 自然萎凋:

在通风透光环境(如竹席、室内)摊放,根据气候调整时间,通常需3-4小时至七八成干。

- 加温萎凋:在温室内控制温度(70-85℃),加速萎凋过程。

- 复式萎凋:分阶段进行高温和低温萎凋,提升茶汤浓度。

关键作用

萎凋是白茶发酵的关键环节,通过水分蒸发促进茶多酚氧化,形成独特香气。

三、干燥

温度与时间

- 初烘:

100-120℃高温烘干10分钟,去除多余水分。

- 复烘:80-90℃低温长烘70℃左右,固定品质并发展茶香。

- 终烘:80℃左右低温干燥至含水量5%-7%。

注意事项

烘干过程中需翻动茶叶,避免局部过热焦糊。

四、筛分与整理

筛分

去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等杂质,保留优质芽叶。

分类

按大小、形态、质地分类,提升茶叶一致性和品质。

五、包装与贮藏

包装

选择密封性好的紫砂罐或陶瓷罐,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贮藏

存放于1-5℃低温环境(如冰库),可长期保存,但需定期检查防潮。

六、品质控制

含水量:

干燥后需控制在5%-7%。

外观:叶片均匀、无杂质,香气纯正。

传统工艺特点

白茶以“不炒不揉”为特色,完全依赖自然萎凋和低温烘焙,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风味。不同产区(如福鼎、白毫银针)因气候差异,可能采用日光萎凋或加温萎凋,形成独特地域风格。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