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传统制作工艺的铁观音茶

           

铁观音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包含多个精细步骤,每一步都对最终品质有重要影响。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的核心流程:

一、采摘时间与部位

选择清明节前后(4月中旬至5月初)或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采摘,避免夏季高温影响品质。采摘“开面采”,即叶片完全展开形成驻芽时采,需一芽两叶(“两毫一心”)。

手法与注意事项

用食指和拇指轻柔摘下茶叶,避免损伤芽叶,保持鲜叶完整性和新鲜度。

二、萎凋(晒青/凉青)

晒青

- 温度与时间:

日光柔和斜射,温度控制在35℃以下,摊叶量0.5-0.75公斤/平方米,厚度2-3厘米,失水率4-10%。需“二凉二晒”,即晒后冷却再晒,反复进行10-30分钟。

- 目的:促进酶活化,形成独特香气,为后续摇青做准备。

凉青

- 环境与时间:

室内通风处静置0.5-1.5小时,摊叶量0.75-1公斤/平方米,减重率1-2%。用于调节叶温,延缓晒青水分蒸发。

三、摇青(摊青)机械与手法

- 摇青:

装入摇青笼,通过机械或人工摇动使叶脉断裂,促进茶汁流动和香气形成。

- 摊青:摇青后及时摊放在竹篱或青架上冷却,避免过度失水。

作用

加速氧化反应,形成“走水”现象,提升茶叶香气和口感。

四、炒青

温度与手法

- 炒制:

230℃-260℃高温下翻炒,动作敏捷,避免抖散或炒干,待茶叶表面出现水点且变软时停止。

- 目的:中止发酵,固定香气,形成铁观音特有的“音韵”。

五、揉捻工具与力度

- 揉捻:

趁热在揉茶台或筛网中推拉,使茶叶卷曲成条,挤出叶汁。需“断骨法”,力度适中以保持形状。

- 复揉:部分工艺中需二次揉捻,进一步紧实叶片。

六、初焙与包揉初焙

- 温度与时间:

100℃-110℃下焙烤10-12分钟,翻拌3次,使茶叶均匀受热。

包揉

- 手法:

将初焙茶叶包入竹筛或紫砂罐中,反复揉搓,促进香气融合和汤色均匀。

七、复焙与复包揉复焙

- 温度与时间:

100℃左右再焙烤5-10分钟,调整香气。

复包揉

- 目的:

使茶叶与香气物质充分结合,提升口感稳定性。

八、烘干与成品烘干

- 温度与时间:

80℃左右低温烘干至含水量3%以下,避免破坏香气成分。

毛茶与成品

- 烘干后制成毛茶,经筛选、分级后包装入库,成品茶香气浓郁、汤色金黄。

关键工艺要点总结

温度控制:

晒青、做青、烘焙等环节需精准控温,避免破坏香气物质。

湿度管理:萎凋和闷青阶段需保持适宜湿度,促进微生物活动。

工具规范:揉捻、烘焙等工序需使用专业设备,确保均匀性和效率。

传统工艺与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