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审评系数是评估红茶品质的重要指标,其计算依据和标准如下:
一、审评标准与方法审评因子与权重红茶审评通常采用 通用型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主要评估以下五项因子:外形(25%权重):条索紧结挺秀、含毫量高、锋苗明显为优;
汤色(10%权重):嫩绿或浅绿明亮为佳;
香气(25%权重):鲜嫩栗香、清高花香为高品级特征;
滋味(30%权重):鲜爽甘鲜、醇厚回甘为优质表现;
叶底(10%权重):嫩绿匀整、叶脉清晰为好。
评分标准
每项因子按等级划分,例如:
甲级: 特征突出、表现优异(如外形细紧露毫、香气高纯); 乙级
丙级:基本达标,存在明显缺陷(如条索松散、滋味平淡)。
二、品质系数换算单项因子得分:根据评分标准对应等级的分数(如甲级90-100分,乙级80-89分等);
总得分计算:$Y = A times a + B times b + C times c + D times d + E times e$(其中$A,B,C,D,E$为各因子权重,$a,b,c,d,e$为单项得分);
品质系数:总得分除以100,再乘以100%(如总分为850分,则品质系数为85%)。
三、实际应用建议产区标准差异:贸易审评需参照具体产区标准(如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等),不同标准对因子权重有差异;
陈化因素:香气、滋味等因子不依赖陈化,但长期陈化可能提升叶底嫩度;
等级判定:无明确等级标注的茶叶,需先判断茶类(如大叶种或中小叶种),再参照标准样定级。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评估红茶品质,并确定其等级与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