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来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起源阶段福建武夷山是核心发源地红茶最早可追溯至中国福建武夷山地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已有茶农制作名为“正山小种”的红茶,采用萎凋、揉捻、发酵等工艺,茶叶呈深红色且带有松烟香。
两种主流起源说法
- 士兵茶青发酵说: 明末军队驻扎茶场,茶青受压发酵变黑,茶农以松柴烘干后销售,逐渐形成正山小种红茶。 - 海上贸易迷航说
正山小种红茶从福建传播至全国,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大量进口中国茶叶,红茶成为英国贵族日常饮品。
国际扩散
- 欧洲市场: 1606年正山小种首次进入欧洲伦敦市场,但因价格昂贵,仅限贵族饮用。 - 殖民地种植
名称由来:红茶因干茶红汤得名,与绿茶(绿茶)、黑茶(乌茶)形成对比。- 品种演变:从正山小种到工夫红茶、祁门红茶,红茶逐渐分化为多个品类,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四、核心工艺与成分工艺特点:红茶以全发酵为特征,需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发酵程度决定茶汤颜色和口感。- 化学成分: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减少90%以上,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抗氧化物质。
总结红茶起源于中国福建武夷山,明末时期通过特殊工艺创制出正山小种红茶,17世纪随贸易传入欧洲,随后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发扬。其命名源于茶汤颜色,品种演变则与市场需求和工艺创新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