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汤色的辨别是品鉴其品质的重要依据,结合不同年份、等级及存储状态,可总结如下:
一、汤色特征自然转化的老白茶- 汤色由浅黄(新茶)逐渐转化为橙黄、杏黄,存放5年以上可能呈现琥珀色、深红色,甚至接近酒红色。 - 茶汤清澈透亮,叶底鲜活有韧性,叶片边缘有自然磨损痕迹。
做旧老白茶
- 汤色浑浊沉闷,多呈深红、暗红或紫红色,且经多次冲泡后颜色逐渐变浅。 - 可能伴随霉味、发酵味等异常香气,叶底僵硬破碎。
二、品质判断标准色泽与年份对应
- 3年以下: 浅黄至杏黄 - 5年以上
- 十年以上:深红或酒红色
- 注意:颜色过深可能因发酵过度或品质问题导致。
汤色与存储状态- 正常陈化过程中,汤色逐渐加深且保持清澈;若出现浑浊、沉淀或茶汤发暗,需警惕。
三、易混淆点辨析橙黄与橙红:
自然老白茶的橙黄带有金黄色调,而做旧茶可能呈现暗沉的橙红。- 茶红素影响
:高发酵茶(如寿眉)的茶汤可能因茶红素含量较高而偏红,属正常现象。 四、冲泡建议水温:白毫银针等嫩芽类白茶需80℃左右冲泡,避免破坏香气成分。- 茶具:建议使用玻璃公道杯观察汤色变化,避免因茶汤浑浊影响判断。
通过综合观察茶汤的色度、亮度、净度及陈化特征,可有效辨别老白茶的真伪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