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海虾需综合考虑环境控制、疾病预防和日常管理,以下是关键要点总结:
一、养殖环境控制水质管理- 盐度:
基围虾等海虾需16-18‰的盐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存活率。
- 温度
:维持16-22℃,避免极端高温导致死亡。- 换水频率:每日换水1次,及时清除死虾和腐烂物,防止水质恶化。
- 酸碱度调节:使用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维持pH值在7.8-8.4之间。
池塘建设- 面积与深度:
4-10亩,水深1-1.5米,坡比1:2.5,底质以壤土或沙质为主,保水性强。
- 进排水系统
:高灌低排格局,确保水质调控和疾病防控。 二、放养管理苗种处理- 从海里运输的虾苗需在养殖池中适应1周,期间逐渐替换淡水,避免“水土不服”。
- 放养前清池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消毒,防止病原体感染。
投喂与生长管理
- 幼虾期: 以轮虫、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主食,搭配植物性饲料(如麸皮、豆饼)。 - 成虾期
- 规格控制:明虾放养规格≥0.8厘米/尾,每亩3万-4万尾。
三、疾病预防与维护水质监测- 每日检测盐度、温度、pH值,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 使用兰宝液等杀菌剂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日常巡查
- 每天巡池检查虾的活力、行为,发现死虾立即捞除。
- 防止逃逸:克氏螯虾等大型品种需设置防逃设施(如塑料薄膜或竹桩)。
四、其他注意事项氧气供应: 避免过量充氧,通过循环水系统自然充氧更佳。 底质管理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海虾的存活率与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