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明虾需综合管理水质、温度、投喂等关键因素,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水质管理水质参数控制- pH值:
维持7-8的中性环境,可通过添加石灰粉调节;
- 溶解氧
:稳定在5mg/L以上,高温期通过增氧设备(如氧气泵)或全池换水维持;- 盐度:根据品种需求调整,通常控制在1.5-3‰。
水体清洁与消毒
- 养殖前清淤晒塘,清除底泥和杂物,用药物(如氯制剂)消毒池水,确保无轮虫、甲藻等有害生物;
- 换水时使用60目网片过滤,防止病原体入侵。
二、温度控制保持水温在20-30℃,高温期(30℃以上)通过增氧设备或全池换水维持,夜间适当降温。
三、合理投喂分阶段投喂
- 体长4厘米以下:以螺蛳等低值小贝类为主,每天每万尾6-8公斤;
- 体长8厘米:投喂50公斤/天;
- 体长12厘米以上:每日100公斤以上,配合饲料使用;
- 增重期(每0.5厘米):每日增投0.3-0.5公斤。
投喂时间与方式
- 早晚各一次,早晨1/3,傍晚2/3;
- 饲料投放在池边平台,确保强弱虾都能取食。
四、环境管理水位调控
- 养殖中后期水位需增至1.8-2米,高温期保持2.2米以上,通过排水和换水维持;
- 换水频率:每天1次,低潮期重点清理池底污物。
底质改良
- 淤泥底质可添加白云石粉或沸石粉覆盖改良,增强水体透气性。
五、病害防治定期检测水质,发现异常(如白点病、赤藻病)及时处理,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防治手段。
六、其他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养殖,密度控制在1万尾/亩以下;
换水时避免强水流冲击幼虾,使用专用过滤设备。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可有效促进大明虾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