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鲜鱼缸中养殖基围虾需要特别注意水质、温度、喂食和疾病预防。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养殖技巧:
一、养殖环境准备鱼缸选择与布局- 推荐使用60cm×35cm×40cm的鱼缸,确保底部铺沙(如ADA黑泥)并设置中央排污口,方便清理和水质调控。
- 水族灯选择双灯架,配备UVB灯可促进虾体发白(可选)。
水质调控
- pH值: 维持7.8-8.6的碱性环境。 - 溶解氧
- 透明度:保持30-40厘米,定期换水(每周10-15cm)并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二、基围虾的投放与管理苗种处理- 海水养殖的基围虾需进行淡化处理(2天以上),淡水养殖可直接投放。
- 暂养期:5月下旬水温18-20℃时投放,0.7cm以下苗暂养。
喂食策略
- 饲料选择: 配合饲料为主,搭配鲜鱼、贝类(如螺蛳)和浮游生物培养基。 - 投喂频率
- 时间安排:早晚各一次,避免强光照射。
生长环境优化- 每月添加5-10kg生石灰化浆,促进底栖生物繁殖。
- 水温控制在18-25℃,盐度8‰-15‰,模拟自然环境。
三、疾病预防与维护水质监测
- 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换水或使用胆汁酸保肝。
- 每半月拌制1-3‰大蒜药饵,预防弧菌病。
生态防控
- 混养罗非鱼等食腐鱼类,减少病弱虾的生存空间。
- 接种EM菌调控水质,增强虾体免疫力。
四、注意事项循环水系统: 建议使用RAS(循环水养殖系统),可节水90%以上并提升产量。 智能管理
换水频率: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低温时减少或暂停。
通过以上措施,可在鱼缸中成功养殖基围虾,关键在于维持稳定水质和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