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海鲜缸中活物存活率低的问题,可从以下方面排查并解决:
一、水质管理海水配置- 使用海水晶勾兑自来水,避免直接用含氯的自来水,需静置3天或暴晒1天去氯。
- 人工海水需添加适量盐分(盐度通常为3.5%-4.5%),并定期检测酸碱度(pH值控制在7.8-8.4)。
过滤与换水
- 每天检查过滤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及时清理残渣和藻类。
- 换水时通过水流落差和增氧设备提高溶氧量,建议每周更换1/3-1/2的水质。
二、环境控制温度管理
- 不同海鲜对温度敏感,如鲍鱼适合13-16℃,虾类需20-28℃。使用加热棒或空调调节水温,避免极端温度导致死亡。
溶氧保障
- 溶氧量需维持6mg/L以上,可通过机械增氧(气泵、潜水泵)或生物增氧剂(如D-MAX)提升。
三、日常维护设备检查
- 定期检查氧气泵、增氧设备、循环系统等硬件,确保正常运行。
- 换水时检查氧气供应是否充足,及时清理死亡个体以防污染。
生物平衡维护
- 保持生态链完整,添加浮游生物、食腐底栖动物和产氧水生植物(如水葫芦、金鱼藻)。
- 避免混入病害海鲜,入缸前需检疫健康状态。
四、其他注意事项运输与搬运: 活海鲜需使用专用容器(如泡沫箱、木箱),低温运输可延长存活时间。 减少干扰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海鲜缸中活物的存活率。若问题仍无法解决,建议咨询专业水产养殖机构或设备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