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在海鲜池养殖需注意以下关键管理要点,结合多个权威资料综合整理如下:
一、水质管理盐度与温度控制- 明虾适宜盐度为25-28‰,水温控制在10-16℃;梭子蟹盐度需更高(28-31‰)。 - 每隔1-2天换水1次,使用海水专用盐(氯盐)替代普通食盐。
水质监测与调节
- 定时检测pH值(7.8-8.5)、溶解氧(5mg/L以上)和氨氮含量,使用生石灰(每月1次)调节pH和杀菌消毒。 - 梭子蟹养殖需配合使用底加氧(0.5斤/亩)和弱氧化改底剂(如“福地安Ⅱ”)防止底臭和缺氧。
控藻与净化
- 残饵粪便增多时使用“藻安生Ⅲ”平衡营养,“利生多Ⅱ”抑制藻类繁殖,配合氧化底质产品(如“福地安Ⅱ”)改善水质。
二、增氧与循环系统增氧措施
- 每天开启增氧机,梅雨季节或夜间需延长增氧时间,使用“粒粒氧”或“底加氧”维持溶氧(建议每小时1-2次)。 - 无增氧设备时,建议每3-5天使用“粒粒氧”,后半夜效果更佳。
循环过滤系统
- 通过增氧机产生的水流实现水体上下循环,配合过滤系统净化水质并自然充氧。
三、饲料与投喂管理饲料选择与投喂
- 以动物性饵料(蚌肉、螺蛳、鱼虾等)为主,搭配植物性饲料(麸皮、豆渣)。 - 每日投喂2次,下午投喂量占全天2/3,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5%-10%。
投喂技巧
- 四周边和四角投喂,避免饲料沉底,减少污染风险。
四、日常维护与病害预防设施管理
- 定期检查池体渗漏、防逃设施,清理残渣和敌害(蛙类、鼠类)。 - 换水时泼洒生石灰杀菌,使用“底加氧”或“福地安Ⅱ”预防缺氧。
病害防控
- 避免滥用抗生素,梅雨季节使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 发现黄鳃、黑鳃等病症时,需及时解毒补菌(如使用“多效肥水先锋”)。
五、混养注意事项物种隔离: 明虾与梭子蟹混养需谨慎,避免交叉感染。- 药物使用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虾蟹在海鲜池的成活率与产量。建议根据养殖规模选择合适设备,并定期咨询专业机构进行水质检测与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