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积:50-100平方米,土池或水泥池皆可
- 深度:30-50厘米,底泥消毒后覆盖腐殖土或种植水葫芦、空心菜等水生植物改善水质
- 进排水:配备防逃网和可调节水位的PVC管,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
水质管理
- 溶氧:保持5mg/L以上,通过增氧机辅助
- 清洁:每日换水1/3,使用生石灰(30公斤/50平方米水)消毒池底
- 基肥:放养前施入发酵鸡粪或牛粪,每立方米水体添加氮肥7克、磷肥1克
二、苗种投放与管理苗种选择
- 体长3-4厘米,表皮无损伤,活力强
- 运输:盐水浸泡消毒后运输,避免机械损伤
放养密度
- 50平方米池:1万-2万尾/亩,规格一致时密度可提高到1000-1500尾/平方米
- 分塘:体长1厘米时筛选分塘,密度调整为60-80尾/平方米
投喂与生长促进
- 初期(1-2周): 以轮虫、枝角类浮游生物为主,搭配熟蛋黄(每10万尾/天1个) - 中期(1个月后)
- 后期:可添加米糠、菜屑等天然饵料,配合鱼虾内脏提高营养
日常管理- 每日监测水质,水温控制在20-28℃
- 防治病害:定期检查鱼体健康,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三、关键注意事项苗种消毒:
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消毒池底,换水后施基肥
密度控制:避免过密导致自残或发育不良,3厘米规格后调整至60-80尾/平方米
环境调控:保持水质清新,提供充足溶氧,夏季可通过遮阳网降低水温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一厘米泥鳅苗可健康生长至5-10厘米规格,为后续养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