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放苗后死亡的现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虾苗本身的问题病虾苗:购买的虾苗本身就是病虾,在进水后很快会自然死亡。因此,在投放后的4天内,观察虾苗的存活率是关键,一般度过这个时期之后,存活的虾苗就是正常健康的虾苗。
水质问题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下水质恶化,有机质过多,水体缺氧严重,有害菌滋生,蓝藻爆发等有害物质聚集,容易导致小龙虾死亡。
水环境不达标:养殖池塘的水环境没有达到放养标准,直接进行苗种投放,最终导致苗种难适应水环境污染出现极高的死亡率。
运输问题运输方式不当:干法运输容易导致小龙虾严重脱水,影响成活率。建议采用低恒温的带水增氧运输法。
运输时间过长:长距离运输时间过长,虾苗容易受伤或死亡。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补水措施。
运输工具问题:运输工具过于拥挤,导致虾苗受伤或死亡。要规划好运输工具,避免过度挤压。
投苗方法不当未进行缓苗:小龙虾投放时需要进行缓苗,如果不缓苗,小龙虾可能因缺水造成虾腮粘连,无法呼吸或呼吸困难而死亡。
投苗时间选择不当:选择在高温或阴雨天气投放苗种,容易导致虾苗死亡。
管理不到位忽视日常管理:投放苗种后,如果不进行日常巡查和管理,容易使得小龙虾苗大量死亡。
未进行消毒杀菌:虾田(塘口)改底消毒杀菌工作不到位,容易引发疾病。
应对措施选择健康虾苗选择正规途径采购虾苗,避免投放病虾或体质较差的虾苗。
改善水质在高温天气下,定期进行改底消毒杀菌,移栽水草,培育有益藻类,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
优化运输方式采用低恒温的带水增氧运输法,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虾苗脱水现象。
运输工具要规划好,避免过度挤压,确保虾苗安全到达池塘。
正确投苗投放虾苗前进行缓苗处理,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进行投苗,避免在高温或阴雨天气进行。
加强日常管理定期巡查虾田,及时打捞死虾,防止二次污染,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小龙虾放苗后的死亡现象,提高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