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猪生产后打什么针好

2025-01-05 06:09

老母猪产后打针的方法如下:

预防不食和瘫痪

在母猪产后十二至二十四小时内,肌肉注射氯化氨甲酰甲胆碱注射液,剂量为5至10毫升,间隔六至十二小时再注射一针。

促进恢复和预防疾病

实用方案1:三磷酸腺苷10支 + 辅酶A五支 + 维C20毫升 + 500毫升糖水。

实用方案2:VC3支,复合B3支,黄芪多糖3支,盐水400万单位青霉素4支,链霉素3支,缩宫素2支,给母猪输液两到三天。

清宫处理

青霉素800万溶于甲硝唑250毫升,也可以加点地塞米松进去。

输液方案

0.9%生理盐水250毫升 + 缩宫素50~60单位。

0.9%生理盐水250毫升 + 头孢纯品粉1g。

0.9%生理盐水250毫升 + 林可霉素20毫升。

10%葡萄糖250毫升 + 银黄提取物20毫升或者双黄连20毫升。

10%葡萄糖250毫升 + VC15毫升,B610毫升,肌苷10毫升。

如果三伏天产仔,母猪呼吸急促,皮肤发红,可以再输一瓶250毫升碳酸氢钠。

如果母猪容易发生恶露不尽,可在此基础上再输甲硝唑200毫升。

如果母猪便秘,可以在交巢穴肌注新斯的明10~15毫升,可以排便,促进子宫复位。

饲喂建议

产后1-7天循序渐进的增加饲料量,尽量一天赶起来4到6次。

环境调控

调控好猪舍大环境与小环境温度、湿度差,做好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死猪、胎衣等杂物。

药物选择

长效土霉素、头孢噻呋混悬液、长效恩诺沙星等广谱抗生素,这些药物的半衰期可以达到48小时左右,适合母猪哺乳期的长期保健。

建议

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母猪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辅助药物。

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遵循“先快后慢、宁少勿多”的原则,避免因输液过多或过快导致心脏、肺脏和肾脏负担过重。

做好清宫处理:对于产后不食、子宫内有残留物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清宫处理,防止感染和炎症加重。

环境清洁: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促进老母猪的产后恢复,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