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透气、阳光充足的林地、荒坡或果园。
- 避免低洼湿地或易受污染区域,确保水源充足且易获取。
功能分区
- 划分养殖区、育雏区、饲料储存区、粪便处理区等功能区域,防止交叉污染。
- 鸡舍应背风向阳,坐北朝南,高度1.5-2米,采用竹木或铁丝网围栏,网高不低于2.5米。
二、饲养管理雏鸡阶段(1-40日龄)
- 温度控制: 1-3日龄35-38℃,每5天降低1℃,至22℃;后续保持20-25℃。 - 饮水与喂食
- 训练与适应:
通过声音或食物训练鸡群归巢,逐渐让鸡群适应野外觅食,体重达500克后放牧。 - 饲料调整
:以玉米、麸皮、豆饼等为主,搭配鱼粉、骨粉等补充营养,促进快速增重。 - 放牧管理:每天提供1.5-2公斤饲料,利用昆虫、野草等天然食物,饲养密度控制在每亩200-500只。 三、疾病防控疫苗接种:定期接种新城疫、球虫病等疫苗,防止传染病。2. 卫生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定期消毒(如草木灰、生石灰),防止鼠害和虫媒传播疾病。3. 用药原则:发病后及时隔离治疗,优先使用生物制剂或中草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四、市场销售品种选择:优先选用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的品种,如三黄鸡、乌鸡等。2. 销售渠道:通过农贸市场、电商平台或养殖合作社销售,建立品牌意识。3. 产业链延伸:可结合土鸡蛋加工、生态养殖旅游等模式,提高附加值。
五、技术支持与风险防控技术合作:与种禽公司或农业技术机构合作,获取种苗、疫苗和技术支持。2. 成本控制: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降低饲料、疫苗等成本。3. 风险应对:建立应急机制,防范自然灾害、疫病等风险。
通过以上方案,可实现山区土鸡的高效养殖,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