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土鸡的养殖需要综合考虑场地、品种、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场地选择自然环境要求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通风佳的山地、丘陵、果园或林地,避免低洼易积水区域。 - 坡度:
建议选择坡度3-40度的山地,便于排水和鸡群活动。 - 植被覆盖
:需有草地、灌木等供鸡觅食和遮荫。空间布局每只鸡需2-3平方米活动空间,大型场地可设置围栏防止逃逸,建议靠近养殖场主居住地便于管理。
生态链建设
果树林地可利用害虫作为天然饲料,鸡粪作为有机肥料,形成生态循环系统。
二、品种选择抗病与适应性
优先选择抗病力强、适应本地环境的土鸡品种,如宣州黄鸡、仙居鸡、油鸡等,或从正规渠道引进健康鸡苗。 - 肉用型品种(如来航鸡)适合长期养殖母鸡,但产蛋率较低;蛋用型品种年产蛋量可达188-211个,经济效益更高。
鸡苗来源
选择正规厂家或种鸡场引进的鸡苗,确保免疫程序完善(如马立克氏疫苗、新城疫疫苗等)。
三、饲养管理育雏期管理
- 温度控制: 1-2日龄34-35℃,逐周下降2-3℃至21℃。 - 湿度管理
- 放养时间:
每日早晚各一次,中午赶回鸡舍。 - 饲料补充
:以天然食物(虫草、野菜)为主,冬季或营养不足时添加玉米、豆粕等。 - 轮牧制度:避免场地过度使用,减少疾病传播。疾病预防- 定期接种疫苗(如新城疫、法氏囊病),保持鸡舍清洁消毒,粪便每周用石灰水消毒。 - 发现病雏及时淘汰,巡查鸡群观察食欲、粪便等异常。
四、其他注意事项鸡舍建设:
简易棚舍需遮风挡雨,设置栖架供夜间休息,可利用树枝、竹竿搭建栖息平台。- 收益提升
:以养殖产蛋鸡为主,母鸡经济价值高于肉鸡;采用生态养殖可提升鸡肉品质。通过科学管理,散养土鸡可实现健康生长,同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