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牧民养羊技巧方法

2025-04-05 10:00

草原牧民养羊方法需结合放牧管理与舍饲技术,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实用建议:

一、放牧管理技巧

羊群组织与分群

- 按年龄、性别和放牧条件分群,繁殖母羊与育成母羊(30-50只)为一群,育肥公羊(20-40只)和种公羊(10只)各成群。

- 避免混群,减少公羊间角斗对采食的影响。

放牧时间与草料选择

- 春季:选择向阳背风草场,避免过早放牧(待草叶抽茎后)和过晚归牧,中午可短暂离群。

- 夏季:选择高岗或林间草地,早晚放牧,中午休息并补充饮水,避免中午高温时段放牧。

- 秋季:可轮牧不同草区,先放差草后放好草,利用草质优势期抓膘。

- 冬季:减少放牧,以贮备干草为主,有少量青草时可中午放牧。

草料质量与健康防护

- 避免露水草和霜雪草,露水草含霉菌孢子易引发腹泻,霜雪草寒凉刺激易导致消化问题。

- 夏季防蚊驱虫,中午高温时让羊群休息于阴凉处,减少蝇虻骚扰。

二、舍饲管理要点

羊舍建设与布局

- 选择地势开阔、排水通风良好的地方,划分羔羊、公羊、母羊专用区域。

- 羊舍需采光良好,配备保暖设施,料槽、饮水槽等设备要定期清洁。

饲料与营养补充

- 以粗饲为主,精饲为辅,每日补饲玉米等精料1-2次,促进增重和皮毛光亮。

- 添加食用盐(每头羊每天5克)和小苏打(每次5克,每日2次)预防酸中毒和促进消化。

饮水与卫生管理

- 每天提供充足清洁饮水,影响采食量和消化吸收。

- 定期驱虫、清理羊舍,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疫病。

三、季节性管理措施

春季:

重点保膘保羔,减少羊群移动距离,遇恶劣天气及时回圈。

夏季:防暑降温,避免羊群中午暴晒,增加饮水量。

秋季:轮牧不同草区,利用草质优势促进育肥。

冬季:以干草为主食,有条件时补充青草,减少放牧频次。

四、其他注意事项

选址与草种选择:选择排水良好、草质丰富的牧场,北方宜种耐寒品种(如黑麦草),南方宜选耐高温品种(如墨西哥玉米草)。

轮牧制度:划分小牧区轮换放牧,防止草场退化与寄生虫感染。

疫病防控:定期疫苗接种,驱虫消毒,保持羊舍清洁。

通过科学组织放牧、合理营养补充和精细化管理,草原牧民可有效提升羊群健康与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