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蜂的方法需要结合自然环境与人工管理,以下是综合关键步骤和技巧:
一、选址与蜂箱设置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通风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污染源和人群密集区。
- 农村地区建议离地面1.5-2米,放养需考虑3公里范围内的蜜源。
蜂箱制作与安装
- 采用标准蜂箱(中蜂10框/意蜂6框),北方用桐木,南方用杉木,需密封黄泥防虫。
- 在蜂箱前后开设圆孔透气窗,避免顶部开孔破坏结构。
二、蜂群管理蜂群选择与合并
- 选择2年内的健康蜂王,早春气温回升时购买新群可加速繁殖。
- 合群时用抖蜂法(两箱同时抖入新箱)或蜂王逃逸栅隔离多余蜂王。
日常维护
- 定期清理蜂箱,防止棉虫滋生;夏季延长蜂框间距,冬季关闭通风。
- 蜂群过强时进行分群,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
三、繁殖与扩群人工育王
- 通过断翅、调整巢脾位置等方法培育新王,确保王台封盖后进行分箱。
- 老王衰老时将其分到小群,新王留在大群。
子脾管理
- 新王产卵后,从老王群调入成熟子脾,待新蜂出房后分箱饲养。
- 可重复育王过程,保持群势稳定。
四、环境调控与应急处理气候应对
- 夏季保持蜂箱阴凉,冬季覆盖保温材料;极端天气需转移蜂群。
- 寒冷地区需防止蜂群冻死,南方冬季需注意保湿。
灾害预防
- 遇盗蜂、农药污染等紧急情况需及时转移蜂群。
- 蜂群疾病可用石灰治疗烂子病,严重时考虑合并或重建群。
五、蜜源与产品管理蜜源维护
- 多种植物轮作,避免单一蜜源;外出放养需提前规划蜜源分布。
- 可通过诱蜂点或巢脾移植增加蜜源获取效率。
蜂蜜生产
- 采用格子巢框生产封盖蜜,简化取蜜流程。
- 注意蜂蜜储存条件,避免发酵变质。
注意事项:
散养需耐心和经验,建议从基础管理做起,逐步掌握分群、育王等关键技术。初期可参考权威资料或向有经验的蜂农学习,结合本地环境调整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