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城市养蜂方法

2025-04-05 10:52

东北养蜂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蜜源条件,以下是综合管理方法:

一、秋季管理(9-11月)防止盗蜂

- 白露前蜜源断绝后,检查蜂群时避免长时间暴露蜜脾和花粉脾,防止盗蜂。可采用透明塑料管插入巢门(管口与巢门齐平)或缩小巢门至仅容1只蜂通过。

- 若发生盗蜂,下午停止后移除管子让蜜蜂回巢。

秋王管理

- 检查秋王是否正常交尾,记录蜂王使用年限,及时淘汰老化蜂王。

存蜜调控

- 温高时补蜜需在落日后进行,建议一次喂完。冬季若存蜜不足,可用5:1温热蜂蜜水灌脾或巢门饲喂。

防治蜂螨

- 子脾出尽后喷施杀螨剂,未出完时记录并待子脾出售后重喷。

调整蜂脾布局

- 移除空脾,将大蜜脾置于中间,花粉脾单独存放备用。合并蜂群时喷杀螨剂混淆群味。

二、冬季管理(12月-次年3月)

保温措施

- -6℃以下时排列蜂群并添加保温物(如稻草、木板),避免边脾冻死。

- -5℃以下地区需室内保温或窖藏,北方山区建议风箱挡风。

饲料储备

- 提前储备4斤/框封盖蜜,结合秋繁确保越冬饲料充足。若不足,用5:1温热蜂蜜水补饲。

巢门管理

- 入冬前缩小巢门至仅容1只蜂通过,防止冷风侵入。

三、春季管理(4-5月)

巢箱调整

- 撤除多余巢脾,保持蜂群密集度,先去除顶部覆盖物再周边,最后底部。强群先保留,弱群逐步调整。

排泄与飞行促进

- 晴朗温暖天气上午10点前转移蜂群至背风向阳处,鼓励飞行排泄,改善越冬条件。

防治蜂螨与分群

- 温度达15℃后开始防治蜂螨,使用螨虫床单每半个月更换一次。若群势弱,可取强群脾脏补充弱群。

四、夏季管理(6-8月)

群势调控

- 保持2-3足框,蜜期补充封盖蜜,及时抽出旧脾。若群势不足,提前20天补充蛹脾。

防病防虫

- 每旬检查一次蜂群,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使用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

合理通风

- 夏季需通风降温,避免打开纱窗,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

五、其他注意事项

蜜源管理:

选择2-4亩连续蜜源植物,放蜂前调查花期、面积及授粉情况,距离蜜源2km内更佳。

蜂群监测:记录蜂王产卵周期、工蜂活动力及排泄时间,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工具辅助:使用蜂巢扫描仪监测群势,辅羽箱维持32-35℃湿度促进幼蜂羽化。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应对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和蜜源波动,保障蜂群健康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