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土元养殖场需综合考虑环境控制、养殖池设计及管理效率,以下是具体步骤和要点:
一、养殖场选址环境要求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水向阳的安静区域,确保室温控制在25-32℃,夏季不超过35℃,冬季需保温(北方建议安装小型加热器)。
空间布局
- 房屋坐北朝南,前后开窗,设置纱网防止天敌入侵,室内安装可调节光照的电灯。
- 养殖场与居民区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噪音干扰。
二、养殖池建设单层养殖池
- 用砖垒成高30厘米的小池子,内壁贴瓷砖或玻璃条,分左右两排,中间留过道,便于管理。
多层养殖池
- 采用三角铁或木条支架,层距30厘米,分前、中、后三排,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产量。
立体养殖优化
- 水泥板式养殖池走道宽度控制在70-1米,方便操作。
- 石棉瓦式养殖池成本更低,一平方米仅需25元,适合大规模养殖。
三、环境控制与卫生管理温湿度调节
- 夏季通过通风、遮阳设备(如塑料薄膜、空调)控制温度;冬季覆盖塑料薄膜或使用加热器。
- 湿度保持在70%-80%,定期喷洒清水调节,防止霉菌滋生。
场地清洁
- 每日清理粪便和废弃饲料,保持环境干燥,防止疾病传播。
四、饲料管理饲料搭配
- 以麦麸(50%)、玉米粉(30%)、米糠(15%)为主,添加钙粉等微量元素促进骨骼发育。
- 每平方米养殖池每天投喂300克饲料,分早晚各一次。
喂食技巧
- 使用塑料盆或木箱作为饲养容器,底部铺殖土,方便投喂和清理。
五、设施维护通风与降温
- 夏季在窗户安装换气扇或空调,保持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温。
定期检查
- 检查养殖池结构稳定性,修复破损的塑料扣板或薄膜,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通过以上步骤,可构建高效、卫生的土元养殖场,降低管理成本并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