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元养殖密度的合理范围需根据养殖类型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控,具体建议如下:
一、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密度1龄虫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为 18-20万只
,此时幼虫体型较小,对空间需求较低。2-3龄虫
密度调整为 8-10万只/平方米,避免过度拥挤导致食卵或自相残杀。
4-6龄虫
每平方米饲养 3-4万只,此时若虫开始快速生长,需控制密度以保证营养供应。
7-9龄虫
密度降低至 1-1.4万只/平方米,避免因空间不足影响蜕皮和成虫发育。
成虫与母虫
- 成虫:每平方米 0.8-1万只
- 母虫:每平方米 0.4-0.45万只
二、其他注意事项品种差异: 芝麻型土元密度可稍高(18-20万只/平方米),而绿豆型、黄豆型等需降低密度(8-10万只/平方米)。 环境管理
饲养密度计算:以1千克卵块孵化出的若虫重量为基准,例如1千克卵块孵化18万只1龄虫时,密度为18万只/平方米。
三、实际应用建议初期可参考 1千克卵块对应密度作为基准,后续根据生长情况调整。
若出现池底波动或粪便堆积,需立即降低密度。
人工冬眠期(11月-次年3月)可适当提高密度至1.5-2万只/平方米,但需注意通风和温度管理。
通过合理调控密度并结合科学管理,可有效提升土元养殖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