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防治实用偏方
疥癣治疗:刮除硬痂后涂抹腊猪油,每日2次,连用3天。
转圈病:旱烟管烟油涂耳孔,1次治愈。
肺热咳嗽:鸡蛋清加糖灌服,每日1次,2-3次/天。
痢疾:锅底灰研粉拌饲料或直接喂服,1次止痢。
鼓胀病(豆科草食中毒):大蒜60g捣泥+萝卜籽20g粉末+菜籽油100ml灌服。
瓣胃阻塞:猪苦胆汁+熟豆油1000ml灌服。
脑包虫病:石榴皮煎服500ml,分2次半小时内灌服。
腰腿扭伤:仙人掌+韭菜根捣烂敷患处,每日2次,3天见效。
破伤风:注射氯丙嗪或硫酸镁,或肌注青霉素,必要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二、养殖管理技巧
品种选择:优先选黑山羊、波尔山羊等易管理品种,本地羊适应性强。
饲养模式:结合放牧与舍饲,草原地区以放牧为主,农区建议舍饲。
饲料搭配:粗饲为主(玉米60%、豆粕23%),哺乳期增加蛋白质,育肥期可圈养。
羊群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定期消毒(冬季10-15天/次,夏季5-7天/次),驱虫每季度1次。
羔羊护理:断奶后每日灌服大蒜汁(20-30g),腹泻时用酸菜卤水或绿豆汤灌服。
三、成本控制与预防
低成本饲养:小羊期(2个月内)每日补充玉米粉,老羊可喂青草或腊肥猪肉。
防病优先:定期疫苗接种(如口蹄疫、羊痘),驱虫结合药物预防(如腹泻时用二丑泻下)。
淘汰机制:及时淘汰老弱病羊,保持种群结构(母羊70%、能繁母羊50%以上)。
四、环境优化建议
选址原则:地势开阔、排水通风良好,配备充足牧草和水源。
羊舍建设:木板结构为主,采光通风良好,划分羔羊、公母羊区域。
自然饲养:春夏季放牧,秋冬季圈养,模拟野外环境提升抗病力。
以上方法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建议养殖前进行专业培训,并定期咨询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