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用药需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药物,并采用规范给药方法。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关键信息:
一、常用药物分类及适用场景
抗生素类药物- 青霉素、链霉素、头孢噻呋钠等用于呼吸道感染、创伤、乳房炎等;
- 土霉素、环丙沙星等用于腹泻、呼吸道感染。
抗病毒药物
- 中药提取物如黄芪多糖注射液,避免使用利巴韦林等禁用药物。
降温止痛药
- 安乃近、柴胡注射液等用于发热、炎症引起的疼痛。
驱虫药物
- 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联合使用可驱杀多种寄生虫。
消毒药物
- 生石灰、高锰酸钾、碘伏等用于环境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生殖系统药物
- 黄体酮、缩宫素用于难产、流产后的子宫恢复。
二、给药方法
混饲/混饮给药
- 难溶性药物混入饲料或水中,适用于大规模预防性治疗或驱虫。
注射给药
- 肌肉注射: 颈部三角肌或肩胛前缘,适用于青霉素、链霉素等; - 皮下注射
- 静脉注射:耳部或颈部静脉,用于血液原虫感染等需快速给药的情况。
口服给药- 自由采食法:
药物混入饲料或饮水,适用于小羊驱虫或成年羊慢性病;
- 长颈瓶投药法
:抬高羊头至眼角水平,缓慢灌入药液,避免呛咳。三、注意事项
用药安全- 避免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联用,防止肾衰竭;
- 疫苗需低温保存,过期失效。
剂量控制
- 严格按体重计算药量,如链霉素羔羊0.2-0.5克/次,成年羊50万-100万单位/次。
环境管理
- 定期消毒羊舍、饮水器,减少病原体传播。
四、用药原则
预防为主: 通过疫苗接种、驱虫和营养管理降低疾病风险; 早期治疗
科学记录: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和羊只反应,便于追踪管理。
通过规范用药和科学管理,可显著提高羊群成活率与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