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场除臭消毒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升养殖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需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综合管理。以下是具体方法及建议:
一、物理除臭方法
通风换气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备,保持羊圈空气流通,降低氨氮等臭气浓度。这是最经济、最基础的除臭措施,但需配合其他方法才能达到持久效果。
粪便处理
- 生物热消毒: 在羊场外设置粪场,堆积羊粪并覆盖湿泥发酵30天以上,转化为有机肥料。 - 化学消毒
二、化学消毒方法
环境消毒- 常规消毒:
每周使用2%-4%氢氧化钠、1:1800-3000百毒杀等消毒剂喷洒天花板、墙壁、地面,配合通风处理。
- 特殊场景
:洪水淹没的羊场需先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24小时,再通风24小时。粪便消毒
采用高温发酵法,在距离羊场100-200米的粪场堆积羊粪,喷水覆盖湿泥发酵30天以上。
三、生物技术方法
益生菌制剂
添加秦成牌益生菌“去味灵”等复合型活性微生物菌剂,通过发酵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从源头上控制异味产生。
中草药辅助
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发酵制成的益生菌肽,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粪便水分和臭味物质含量。
四、综合管理措施
日常管理
- 定期清理羊圈粪便和残留物,保持环境干燥通风。
- 每周对羊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每年进行2次大消毒。
饲料优化
采用低蛋白、高纤维饲料配方,减少粪便中氨气等臭味物质的生成。
设备维护
使用除臭设备将专用除臭剂与水稀释喷洒,通过化学作用破坏臭气分子。
注意事项
化学消毒剂需按说明配制,避免浓度过高造成腐蚀或中毒。
福尔马林等强腐蚀性物质使用后需充分通风。
生物热消毒需远离羊场,防止病原体扩散。
通过以上方法综合应用,可有效解决养羊场臭味问题,提升养殖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