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原则
-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的区域,建议靠近果园或树林以提供遮荫。
- 地面以泥土或未做水泥的地面为佳,便于后期管理。
基础结构
- 可利用废弃猪圈、牛圈或自建框架,采用金字塔形或斜坡式设计,南侧留空以便通风。
- 材料选择:经济型可用稻草、石棉瓦或彩钢瓦,资金充足者推荐彩钢瓦。
二、材料与施工地面处理
- 铺设30厘米厚的谷壳、锯末与有益细菌混合物,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发酵,3-7天后掀膜通风。
- 若地面已硬化,可打洞或保留部分水泥结构。
墙体与屋顶
- 四周保留50厘米高度的墙体,其余部分敞开,夏季覆盖2米高的塑料薄膜增强隔热性。
- 屋顶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增强保温效果。
三、功能优化与维护通风与保温
- 在北墙或东、西墙设置通风口,安装可调节的卷帘窗,深色下层、透明上层。
- 冬季可在塑料薄膜外增加保温层,夏季通过通风和遮阳减少热量积聚。
清洁与扩展
- 鸡舍地面可铺设防潮砖块或木板,粪便可被分解消耗,减少清理频率。
- 根据鸡群规模灵活扩展,单间鸡舍面积建议80平方米左右,高度控制在2.2-3米。
四、注意事项鸡舍高度需兼顾保温与散热,避免过高导致冬季寒冷。
圈养密度不宜过大,建议每平方米饲养1-2只鸡,散养可进一步降低密度。
建议配套建设青饲料种植区,确保营养均衡。
通过以上步骤,可快速搭建出经济实用、环境友好的养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