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鸡提高产蛋量的方法

2025-04-05 18:40

提高散养鸡蛋产量的方法需从饲料、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综合优化,具体措施如下:

一、饲料管理营养均衡

- 蛋鸡饲料应以粗蛋白(16%-18%)为主,搭配豆粕、鱼粉等优质蛋白源。

- 添加维生素A、D、E及钙、磷等微量元素,促进骨骼发育和蛋壳质量。

饲料添加剂

- 适量添加艾叶粉(2%)、松针粉(6%)等天然草药,增强抗病性和产蛋率。

- 使用菜籽饼(5%-10%)、花生壳粉(5%)等辅料补充能量和钙质。

分阶段调整

- 产蛋高峰期(24周龄后)保证16小时光照,配合高蛋白饲料;低峰期适当减少光照和饲料量。

二、环境管理

光照调控

- 每天保证14-16小时光照,冬季补充人工光照(如早晚各4小时),模拟长日照条件。

- 使用LED灯,红光占比60-70%可促进产蛋,蓝光减少应激。

温度与通风

- 保持鸡舍温度10-20℃,冬季防寒保暖(夜间覆盖塑料薄膜),夏季通风降温。

- 饲养密度合理,避免过度拥挤导致应激。

卫生与防疫

- 鸡舍定期消毒,驱虫防病,减少输卵管疾病等生殖系统问题。

三、科学管理

品种选择

- 优先选用产蛋性能好的土鸡品种,结合抗病力和适应性综合考量。

生产周期利用

- 根据产蛋高峰期调整饲料和光照,淘汰长期低产鸡只,降低养殖成本。

记录与监测

- 定期记录产蛋量、饲料消耗等数据,分析异常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四、其他注意事项

饲料安全:

避免霉变饲料,使用正规添加剂,防止中毒。

疫病监测: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发现疫情及时隔离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可有效提升散养鸡蛋的产蛋率及蛋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