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鸡鹅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养殖场建设选址要求选择地势高、光照充足、排水便利的场地,远离工业污染源,保证空气清新。
饲养设施
- 家禽饲养圈: 需占用6格地,用于圈养鸡鸭鹅,可利用家具制造台制作。 - 育雏室
- 立体式网床:适合规模化养殖,每平方米饲养密度15-20只(1公斤后放养至栏围院林地)。
二、家禽购入与饲养管理种禽选择- 雌性需具备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收缩完全、腿部粗壮等特征。
- 若卵黄吸收不良,可用25瓦灯泡烘烤腹部5-10分钟促进吸收。
饲料与饮水
- 雏鹅期: 1周龄前每天喂8-10次,2周龄后减少至6-8次,夜间必须喂食。 - 饲料以小鹅专用饲料为主,搭配嫩黑麦草、苦荬菜等青绿饲料,育雏期精料与牧草比例为1:2。 - 饮水需保持清洁,初饮水中加入0.02%-0.03%高锰酸钾和5%葡萄糖。
- 保持舍内温度稳定:1周龄前28-30℃,2周龄后降至24-28℃,4周龄后20℃以上。
- 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勤换垫料并保持通风换气。
三、疾病防控免疫接种
按免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苗,预防禽流感、新城疫等疾病。
卫生管理
- 每天清理饲料槽、水槽,每周用0.2%百毒杀喷洒消毒。
- 随时清理粪便,更换垫料,防止病原体滋生。
饮水消毒
饮用水需添加0.03%高锰酸钾或抗菌素,运输后使用前再消毒。
四、其他注意事项育雏密度: 1周龄后每平方米15只,2周龄后逐步降低至10只/平方米。 转群管理
收获与运输:育成后根据体重分批收获,运输时保持通风,避免挤压。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实现鸡鹅的圈养,提高成活率并保障肉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