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垫料
- 稻壳/秸秆/花生壳等透气性材料,用于吸收粪尿并保持发酵环境。
- 粗细混合的木屑或木梢,增强吸附能力。
营养物质
- 麦麸/玉米粉/有机糖浆(苹果/饼干)等,提供鸡只所需营养。
发酵菌种
- 专用发酵床菌液(如启富发酵床复合菌),含放线菌群、丝状菌群等多种有益微生物。
辅助材料
- 工业盐(非碘盐)用于防腐,黄土用于调节垫料湿度。
二、制作步骤场地准备
- 选择户外阴凉通风处,避免污染源。清理场地后铺稻壳或秸秆作为底层支撑。
垫料铺设
- 叠加20-30cm厚的垫料,底层铺稻壳或秸秆,上层混合麦麸、玉米粉等营养物质。
- 发酵床分为上下两层结构:
- 下层:整株玉米秸秆或木椴等支撑材料。
- 上层:分层洒布菌种混合物(如0.5公斤玉米粉+25克菌种),厚度达50cm左右。
菌液稀释与发酵
- 将菌液一半混合水,另一半与营养物质混合,喷洒在垫料表面,保持湿度在45%-50%(手握不滴水)。
- 用塑料薄膜封闭发酵2-3天,待表面形成黑色或深褐色菌膜。
翻动与维护
- 发酵完成后,定期翻动垫料(深度25-35cm),促进微生物均匀分布。
- 每隔50-60天彻底翻动一次,保持发酵床通透性。
三、注意事项湿度控制
- 发酵过程中需维持适宜湿度,避免过干或过湿影响发酵效果。
卫生管理
- 初期可添加少量鸡粪加速发酵,但需确保粪便新鲜无霉变。
- 发酵床使用后需定期清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菌种补充
- 每批次家禽出栏后或每3-6个月补充一次菌种,维持微生态平衡。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利用有机废弃物,降低氨气排放,提升养殖环境质量,促进鸡只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