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养鸡技术与方法可分为环境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核心方面,具体如下:
一、环境管理温度控制- 育雏期:
保持34-35℃,每天降低1℃,直至25℃;
- 成长期
:维持25-32℃,根据日龄调整;- 脱温期:每周降低2℃,至环境温度22℃时完成脱温,最低不低于18℃。
湿度管理- 育雏前7天保持50%左右湿度,一周后降至50%以下,防止肠道问题;
- 成长期和育成期湿度控制在60%-65%。
通风与消毒
- 避免使用暖风炉等消耗氧气的设备,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 育雏室需定期消毒,如使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溶液(2:1浓度)蒸熏24小时;
- 饲料槽、饮水器等设备需定期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二、饲养管理饲料管理
- 以谷物(玉米、小麦)为主,搭配菜叶、剩饭等易消化饲料;
- 产蛋鸡需补充钙质(沙子、骨渣)和维生素A、D;
- 夏季减少玉米、高粱等高热量饲料,避免营养过剩。
喂食与饮水
- 每日喂食2-3次,先饮水后喂料,使用带漏斗的喂食器防止粪便污染;
- 饮水器需定期清洗,夏季每日换水1-2次。
分群与饲养密度
- 根据鸡只大小分类饲养,避免混养导致抢食或营养不足;
- 育雏期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不超过15只,育成期降低至10只/平方米。
三、疾病预防疫苗接种
- 按免疫程序接种禽痘、新城疫等疫苗,使用皮下或肌肉注射法;
- 禽痘活疫苗采用刺种免疫法。
消毒与卫生
- 鸡舍每日清扫消毒,粪便及时清理并用作有机肥;
- 进出鸡舍人员需穿戴消毒服,车辆消毒后进入。
健康监测
- 观察鸡只精神、食欲、粪便,发现异常(如张口呼吸、扎堆死亡)及时隔离治疗。
四、其他注意事项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风机、饮水器等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环境监测
季节管理:夏季提前放鸡活动,冬季推迟至天气转暖后。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室内养鸡的存活率、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