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可分为以下几类,各类病害的典型代表及防治措施如下:
一、细菌性疾病细菌性败血症- 症状:体表充血、出血,腹部膨胀,肝脾肾肿大,肠粘膜出血
-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弧菌等
- 预防:保持水质清洁,避免鱼体受伤,合理使用抗生素。
细菌性肠炎
- 症状:腹部鼓胀如气球,肠壁充血,食欲废绝
- 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等
- 预防:控制投喂量,水质管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水霉病
- 症状:体表溃烂,呼吸急促,死亡率高
- 病原:多态锚头鳋寄生
- 预防:低温季节预防,减少转塘和分池操作。
二、真菌性疾病水霉病(真菌性)
- 症状:体表腐烂,消瘦,易并发细菌感染
- 病原:镰刀菌属真菌
- 预防:低温消毒,改善水质,避免鱼体受伤。
霉鳃病
- 症状:鳃部腐烂,呼吸困难
- 病原:霉菌感染
- 预防:水质管理,定期消毒。
三、寄生虫性疾病车轮虫病
- 症状:鱼体消瘦,狂躁,粪便带虫
- 病原:车轮虫属原生动物
- 预防:水质清洁,使用驱虫剂。
小瓜虫病(白点病)
- 症状:体表或鳃部出现白色小点,严重溃烂
- 病原:小瓜虫属原生动物,20-25℃易繁殖
- 预防:低温(>30℃)养殖,定期检查隔离病鱼。
锚头鳋病
- 症状:体表有锚头鳋寄生,引发感染死亡
- 病原:节肢动物甲壳类寄生虫
- 预防:物理清除或化学防治,复检杀灭效果。
四、病毒性疾病出血病
- 症状:体表出血,皮肤腐烂,易继发细菌感染
- 病原:病毒性出血病病毒
- 预防:水质管理,减少应激。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 症状:胰腺组织坏死,死亡率高
- 病原:弧菌感染
- 预防: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五、其他常见病害烂鳃病: 夏季和秋季高发,鳃部腐烂导致死亡 指环虫病
斜管虫病:影响水质,导致鱼类缺氧死亡
总结水产养殖病害预防的关键在于水质管理、合理密度控制、饲料优化及定期消毒。细菌性和真菌性疾病多与水质污染相关,需结合抗生素和消毒措施;寄生虫病需物理防治与药物结合;病毒性疾病则主要依赖预防和控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