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允许使用药物,但必须规范使用以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以下是综合相关信息的关键说明:
一、允许使用药物的情形疾病预防与治疗药物是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的必要手段,尤其对人畜共患病防控至关重要。
绿色养殖技术需求
合理使用药物可避免疾病传播,减少抗生素滥用带来的环境风险,符合绿色养殖趋势。
二、规范用药要求禁用与慎用药物
严格禁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6类抗菌药物,对恩诺沙星等需限量使用。2025年新规进一步强化了违禁药物“零容忍”政策。
国标兽药优先
优先使用通过国家审评的兽药,确保安全性、可追溯性。国标兽药标注代谢周期(如恩诺沙星需≥500日代谢)和残留检测方法。
规范用药记录
需建立用药档案,实现用药记录透明化,便于追溯和检测。
三、减少药残风险执行休药期
遵守国标兽药的休药期规定,避免药物残留超标。非标药因无检测标准,残留可能长期存在。
精准用药技术
采用药物预混剂、环境改良剂等替代高残留抗生素,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如循环水养殖)。
四、政策与监管农业农村部定期更新《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明确禁用、限用及批准药物清单,并通过技术推广、培训等措施强化行业规范。2025年新规强化了全链条监管,要求从备案、检测到溯源实现全程管控。
总结:
水产养殖用药需在保障动物健康、防控疫病与保护环境之间取得平衡。养殖户应通过科学选药、规范操作和全程监管,实现高效、绿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