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怎么养深海海鲜鱼虾苗呢

           

深海海鲜虾苗的养殖需要综合考虑水质调控、疾病预防和养殖密度等因素,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水质管理

盐度调控

若从海水养殖转移至淡水环境,需通过逐步替换海水的方式驯化虾苗,模拟海水盐度环境。例如,使用盐水浸泡虾苗容器,每天递减盐水浓度至目标值。

温度与pH控制

- 深海虾苗适宜生长温度为22-28℃,需通过增氧设备维持水体溶氧。

- pH值应维持在8.5左右,使用微生态制剂净化水质,防止水体毒害物质积累。

底质改良

放养前用生石灰(120-150mg/L浓度)清塘,改良底质并杀灭病原体,同时添加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亩)培育浮游生物。

二、苗种选择与放养

苗种筛选

选择活力强、体色正常、附肢完整、规格统一的虾苗,可通过试苗观察成活率(90%以上为佳)。

放养时间与密度

- 6-7月是最佳放养期,此时水温稳定且浮游生物丰富。

- 亩放虾苗5-10万尾(规格1.5厘米以上),避免过度拥挤导致应激。

放养技巧

- 阳光直射时选择早晚进行,减少应激;一次性放足苗种,避免遗漏。

- 淡化处理后(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防止虾苗死亡。

三、饲料与疾病预防

投喂管理

- 下塘后10天暂不投喂,1个月开始投喂配合饲料(粗蛋白≥30%),配合鲜鱼、贝肉等天然饵料。

- 7-9月增加投喂量,避免残饵堆积,投喂次数每天2-3次。

疾病防控

- 每半月用生石灰(5-10公斤/亩)全池泼洒杀菌,15-20天添加大蒜药饵(1‰-3‰)预防寄生虫感染。

- 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保持水质清洁。

四、环境优化

增氧与换水

- 水体缺氧时及时泼洒增氧粉或开启增氧机;换水时避免剧烈扰动,减少应激。

混养搭配

- 每亩混养80-150尾花白鲢鱼(30尾/公斤),可调节水质并提高饵料利用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深海海鲜虾苗的成活率与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