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海鲜店的海参怎么养的活

           

海鲜店养海参需结合养殖环境、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以下是综合方案:

一、养殖环境选择自然海域养殖

优先选择潮流畅通、无污染、盐度适宜(28-38‰)的浅海区域,如潮间带或近岸海湾。需确保底质为泥沙或硬质底栖硅藻环境,便于海参附着和生长。

人工设施养殖

- 潮间带沉笼/箱养殖:

在固定海底设置钢筋网笼或沉箱,模拟自然礁石环境,适合规模化养殖。

- 筏式养殖:利用浮力装置在水面养殖,通常与鲍鱼混养,需注意密度控制和饲料投喂。

- 室内控温养殖:通过加热设备维持水温(10-13℃),缩短生长周期,适用于设施完善的海鲜店。

二、养殖技术要点筑礁与底质管理

- 投放石头、瓦片、水泥块等人工礁石,增加附着力和栖息场所。底质需定期清理和消毒,防止病菌滋生。

苗种选择与投放

- 选择体表无损伤、活力强、管足附着力好的海参苗,优先使用早苗、大苗和壮苗。

- 投放密度根据水质和品种调整,通常控制在60,000-120,000头/公顷,避免过密引发病害。

饲料与营养管理

- 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主食,配合海带、紫菜等藻类饲料。冬季可投喂鱼粉或专用海参饲料。

- 换水频率建议每日2次,保持水质清洁,夏季需增加换水量并降温。

三、日常管理措施

水质与病害预防

- 定期清淤消毒,防止细菌、霉菌污染。发现病体及时隔离治疗,改善水质环境。

- 投放前对养殖用水进行紫外线消毒,确保水质安全。

生长监测与调整

- 观察海参活动、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温度、光照和饲料。冬季需遮阳降温,夏季防止高温应激。

四、高产方案建议

品种优化:

选择抗病性强、生长快的优质品种。

科学密度:根据水质动态调整密度,避免资源竞争。

生态混养:与鲍鱼等海产品混养,利用共生关系提高产量。

注意事项

陆上养殖需定期换海水,南方地区可通过“北参南养”模式延长生长周期。

海洋养殖需关注潮汐变化,确保养殖设施稳固。

通过合理规划环境、科学管理技术,海鲜店可高效养殖海参并保证品质。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