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卖海鲜怎么样养基围虾呢

           

基围虾养殖需结合科学管理技术,以下是综合养殖要点:

一、养殖环境建设

池塘选择与设计

-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排水便利的淡水或咸水环境,面积建议2-10亩,水深1.2-1.5米。池塘底部铺沙壤土,设置中央排污口和进排水渠,配备过滤设备防止敌害生物入侵。

水质调控

- 溶解氧需≥5mg/L,pH值控制在7.8-8.6,透明度30-40厘米。通过定期换水(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和添加生石灰(0.5-10公斤/月)维持水质。

盐度管理

- 基围虾为广盐性虾类,盐度控制在8‰-15‰,可通过引入海水或添加粗盐实现。

二、苗种培育与放养

苗种选择与淡化

- 选择健康无病的幼苗,体长0.7-1.0厘米时放养。若为海水苗种,需经2天以上淡化处理,使水体盐度达1.003以下。

放养密度与方法

- 每亩放养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暂养。混养时可搭配罗非鱼等鱼类(10-20尾/亩)。

三、投喂与营养管理

饲料选择与投喂策略

- 幼虾期(1个月内)以浮游生物为主,投喂配合饲料(蛋白质38%-42%)并辅以鲜鱼、贝类。成虾期投喂量减少至体重的5%-8%,每日4次。

精准投喂技术

- 使用水下摄像头监测摄食情况,结合自动投饵机实现精准控制,避免浪费。

四、病害防控与管理

生态防控与免疫增强

- 混养罗非鱼捕食病弱个体,接种EM菌调控水质,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

定期检查与隔离处理

- 每日观察虾体状态,发现病害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播。

五、收获与运输

捕捞与规格筛选

- 虾体长7-10厘米时即可收获,采用网捕或放水方式,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

运输与储存

- 需保持水质清洁,低温运输,避免长时间滞留导致死亡。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基围虾的养殖效益和产量。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参数,并参考权威技术文献持续优化养殖方案。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