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海鲜虾怎么养的活一点儿

           

要使海鲜虾养殖存活率高且生长迅速,需从水质管理、养殖环境、饲料营养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综合优化。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水质管理pH值调节

海鲜虾适宜弱酸性至中性水质(pH值6.5-8.0)。若使用矿物质底砂导致水质偏碱性,换水时需调节至中性(pH值7左右)。

溶解氧保障

每日增氧是关键,可通过增氧机或水桶滴水法维持溶解氧含量在5mg/L以上,避免缺氧导致死亡。

盐度与温度控制

- 活体运输和暂养时,盐度需控制在1.003以下,避免渗透压失衡。

- 日常养殖水温应维持在27-32℃,冬季需防寒保温。

二、养殖环境优化

底质与增氧设备

- 使用沙质底质,种植水草(如凤眼莲)可吸收有害物质并辅助增氧。

- 每亩配备1-2匹增氧机,确保水体溶氧充足。

分池养殖与密度控制

- 3-5亩虾塘,水深1.5-2.5米,避免过度拥挤。虾苗密度控制在0.7-1.0cm时为佳。

三、饲料与营养管理

科学投喂

- 采用“3-5%投饵率”原则,根据虾体重量调整投喂量,避免残饵。

- 饲料需搭配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成分,促进蜕壳和生长。

肥水管理

- 定期泼洒活水素、茶麸等天然肥源,或使用磷酸二氢钠、复合肥提升浮游生物量。

- 每月使用生石灰或白云石粉改良底质,抑制有害藻类生长。

四、疾病防控

苗种筛选与消毒

- 选择体表干净、活力强的虾苗,运输和投放前用碘伏或强克101消毒。

- 每半月使用二溴海因等药物消毒池体,防止病原体滋生。

水质监测与应急处理

- 定期检测盐度、pH值、溶解氧及氨氮含量,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或增氧。

- 若出现浮肿、拒食等症状,需排查水质污染或疾病感染。

五、其他实用技巧

短期保存活虾:

可浸泡在清水中并覆盖湿毛巾,或放入通风容器中暂养。

季节性管理:高温季节增加换水频率(每2-3天20-30cm),低温期减少投喂量。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海鲜虾的存活率与生长速度,降低养殖风险。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