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怎么样可以养好泥鳅苗呢

           

要养好泥鳅苗,需从环境管理、苗种选择、投喂管理等方面综合把控,具体方法如下:

一、环境管理池塘建设

- 选择土质中性或微酸性、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的低洼地带,面积建议50-100平方米。 - 池塘深度控制在50-80厘米,底质铺20厘米腐殖土或水泥板护坡,四周设置网片或砖石围栏防敌害。 - 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呈对角线设置,方便水位调节。

水质调控

- 保持弱碱性或中性水质(pH值6.5-8.5),溶解氧≥5mg/L,氨氮含量≤0.5mg/L。 - 定期换水(每周20-30%),夏季高温时增加增氧设备,防止气泡病。 - 池底种植水葫芦、黑麦草等水生植物,提供遮荫和水质净化作用。

温度管理

- 放苗时水温需与运苗水温差≤3℃,通过缓苗(10-20分钟)避免应激。 - 夏季高温时通过遮阳网、增氧设备维持溶氧,防止缺氧死亡。

二、苗种选择与放养

优质苗种

- 选择体表光滑、鳞片紧贴、行动活跃的鳅种,来源需正规养殖场,可搭配5-8尾鲫鱼混养。 - 体长5-7厘米的鳅种密度控制在80-100尾/平方米,规格不齐需筛选分塘。

放养技术

- 池水深至30厘米时投放,采用缓苗法(水桶缓慢注水)减少应激。 - 发现苗群密集时,用清水泼洒或轻柔驱散,确保均匀分布。

三、投喂管理

营养配比

- 初期以浮游动物(如轮虫)或发酵鸡粪、牛粪作天然饵料,后期逐步过渡到配合饲料(蛋白28-32%)。 - 日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3-5%,分餐制(每天2-3次),避免过量导致水质恶化。

饲料选择

- 优先使用蚯蚓粉、水蚯蚓等天然饵料,配合饲料需搭配小麦粉、豆饼等降低成本。 - 每月追施有机肥(如鸡粪)1-2次,保持水质肥力。

四、疾病防控

预防措施

- 每周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 - 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混入污染水源。

病害处理

- 早期发现出血病等病害,可用菌毒克泼洒治疗。发现异常游动或拒食时,及时捞出隔离。

五、其他注意事项

设施维护:

定期检查进排水管道、增氧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记录管理:做好巡塘日记,记录摄食量、水质变化等数据,便于调整管理方案。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可显著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与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