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泥鳅怎么养在土里好活一些

           
一、池塘建设选址与地形

选择向阳、排水便利、地势稍高的黏土地,避免低洼易积水区域。池塘面积建议5-10亩,深度控制在80-100厘米,底部铺垫腐殖质丰富的黏土或混合基质。

池体结构

- 池岸修筑1米高防逃堤,埂内可种植黑麦草、芦苇等禾本科植物遮荫。

- 进排水口设置集鱼坑,方便捕捞和水质调控。

二、水质管理

pH值与溶解氧

保持水质pH值在6.5-7.5,溶解氧≥2毫克/升。夏季高温时需增加增氧设备,防止缺氧引发气泡病。

换水与消毒

每周换水30%-50%,使用生石灰(3%-5%浓度)或漂白粉消毒池水,杀灭病原菌。

- 鳅种投放前用3%-4%食盐水浸泡消毒10-15分钟。

三、苗种放养

种苗选择

选择体长3-4厘米、体表光滑、无病害的鳅种,按三雌一雄比例搭配。

- 野生苗种需筛选活力强、大小均匀的个体。

放养密度

每平方米放养100-150尾,避免大鳅吞食小鳅。育苗池可适当提高密度至18万-24万尾/公顷。

四、饲料投喂

天然与人工饲料

以蚯蚓、水蚯蚓、米糠、豆饼等为天然饵料,配合商品饲料(30%蛋白)使用。

- 日投喂量:3月1%,4-6月4%,7-8月10%,9-10月4%。

投喂技巧

- 晚间投喂为主,设置2个食台,驯化后集中摄食。

- 观察残饵与活力,调整投喂量。

五、日常管理

巡塘与病害防治

每天检查水质、饲料消耗,发现浮头、死亡鱼及时处理。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 预防为主,发病后隔离治疗。

设施维护

- 夏季加深水位至1.2米,防止干涸。

- 增氧设备与遮阳网确保正常运行。

六、增产增效技巧

立体养殖:

池塘周边种植空心菜等水生蔬菜,利用浮游动物培育饵料。

分池管理:育苗池与养成池分开,便于调控水质与密度。

市场对接:建立品牌,采用电商或合作社拓展销路。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土里养殖泥鳅可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