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泥鳅和虾怎么养的好一点

           
一、池塘准备池塘建设

-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的土池或水泥池,深度控制在1.5-2米,底部铺20-30厘米软泥层,便于泥鳅栖息。

- 四周设置防逃设施(如铁丝网或聚乙烯网),防止逃逸。

水质调控

- 保持pH值7.2-8.5,溶氧量≥5mg/L,氨氮含量≤0.5mg/L。每半月使用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分解有机物并预防病害。

- 配合种植水草(如黑麦草、芦苇)提供遮荫和氧气补充。

二、放养管理

苗种选择与投放

- 选择体长5-7厘米、无病无伤的泥鳅苗,规格为5-8厘米/尾,密度控制在80-100尾/平方米。

- 小龙虾亲虾每亩放养15-20公斤(30-40克/尾),泥鳅苗100-150公斤/亩(5-8厘米/尾),避免过密养殖。

投喂管理

- 前期以高蛋白饲料(蛋白质≥35%)为主,投喂量占饲料总量的3-5%,早晚各一次。

- 成长期逐渐增加投喂量,观察摄食情况,及时清除病弱个体。

三、疾病防控

预防措施

- 每亩定期投放生石灰(15-20公斤)和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相,保持水质稳定。

-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如三黄粉)、维生素C等预防疾病,每月使用一次。

应急处理

- 发现气泡病时,用5mg/L食盐水泼洒全池并换水;若感染车轮虫等寄生虫,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四、阶段性管理

苗种期(1-2月)

- 水位控制在0.8米,多投放水草提供栖息场所。

成长期(2-4月)

- 水位加深至1.2米,增加投饵量,观察摄食异常及时处理。

收获期(4-6月)

- 分批次捕捞,先大后小,避免过度捕捞影响种群繁殖。

五、其他注意事项

混养密度:

避免小龙虾过度捕食泥鳅,可通过驯养和合理布局解决。

环境调控:冬季需增氧设备维持溶氧,高温时补充遮阳设施。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可有效提升泥鳅与小龙虾的混养效益,实现亩产值翻倍的目标。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