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泥鳅塘的水怎么样养虾呢

           

在泥鳅塘中养殖虾类(如青虾、罗氏沼虾)需要综合考虑水质管理、养殖密度、饲料投喂和疾病防控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水质管理

水质指标

- 溶解氧:需维持在3.5-5mg/L以上,可通过增氧机或种植水生植物(如轮叶黑藻、水花生)提升;

- pH值:控制在7.6-8.8之间,使用硫酸亚铁或碳酸氢钠调节;

- 透明度:以黄绿色为佳,低于20厘米时减少追肥。

调控措施

- 换水:夏季(7-8月)每2-3天换水20%-50%,冬季减少频率;

- 施肥:每隔15天施有机肥15-20kg/亩,配合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

- 消毒:6-10月每2周用二氧化氯消毒1次,防止富营养化。

二、养殖密度与种苗管理

密度控制

- 青虾:每平方米放养80-1600只/kg虾种(1200-1600只/667m²),避免过度密集导致性早熟;

- 泥鳅:混养时控制在3-5厘米体长时再投放,避免捕食幼虾。

种苗处理

- 清塘消毒后,用3%-5%食盐水浸泡虾苗15分钟,水温差不超过5℃时下塘;

- 混养前可在水体中投放白鲢鱼种30尾调节水质。

三、池塘环境管理

池塘建设

- 面积:3-5亩,长宽比5:1-5:2,池深1.2-1.5m,底宽6m,四周设置防逃设施;

- 底质:底宽2m,底厚20-625px软泥,略向排水口倾斜。

生态调控

- 水草种植:覆盖30%-50%面积(如苦草、伊乐藻),提供天然饵料和栖息地;

- 饲料链完善:混养时可搭配鲢鳙鱼种(300-400尾/亩)和螺蛳(80-100kg/667m²)。

四、饲料与疾病防控

饲料投喂

- 以面粉、麸皮为主,搭配杂鱼,每日分两次投喂,投喂量控制在存塘虾总重的5%-15%;

- 育苗期(4-5月)投喂高蛋白饲料,促进生长。

疾病预防

- 定期检测水质,发现异常(如溶氧低、氨氮高)及时换水或增氧;

- 避免混养密度过大,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泥鳅塘中虾类的成活率与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