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小龙虾蟹如何混养

           

小龙虾和河蟹的混养是一种有效的养殖模式,可以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以下是小龙虾和河蟹混养的一些关键点: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一般在30-50亩,水深0.8-2米,池坡比1:1.5-2.5,池内有浅水区和深水区或“井”字形或“回”字形沟渠,并配有池塘微孔增氧设施。

池塘两边分别设立进排水管,池底水草覆盖面积60%左右。

池塘四周设立防逃围栏,高度为60厘米,其中20厘米埋入泥中,并用竹桩固定,桩距1.2-1.5米。

苗种投放

小龙虾苗可以通过上年留塘亲虾培育或人为投放一定数量的小龙虾大规格种苗。

2月份左右投放河蟹苗种,共投放规格为120只/公斤的蟹种48万只,每亩平均放480只,并且每亩搭配放10尾/公斤的鲢鳙鱼30尾,5月中旬放体长5-7厘米的鳜鱼苗种1-2尾/亩。

饲料投喂

在清明前投放活螺蛳30万公斤以保证小龙虾和河蟹的活饲料供应。

整个生产过程中全程使用颗粒饲料,根据河蟹和小龙虾生长期的不同,适时投喂饲料。

4月中旬开始投喂配方1号料、配方2号料,1个月左右后投喂颗粒径为16毫米的破碎饲料,待小龙虾和河蟹长成时即可正常投喂河蟹配方饲料,每天投喂2次。

6-7月份,根据螺蛳的存塘情况,每亩补放螺蛳100-150公斤。

水质管理

定期换水,养殖前期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中后期维持在40厘米左右。

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对水体进行改良、净化。

适时开启增氧机,天气闷热时可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日常管理

3-4月水位保持在50厘米左右。

池塘埂顶宽不少于3米,池埂坡度不小于1:3,池埂高度不低于2米。

池塘进、排水方便,每个池塘配备3KW增氧机1台。

注意事项

4-5月应增加饲料的投喂量,防止因饲料不足造成小龙虾大量啃草的现象发生。

前期池塘中的水草密度应适当增加,防止小龙虾对水草的破坏引起后期池塘无水草状况。

为了不影响河蟹后期的生长,从6月开始,至8月前,应尽量捕获池塘中已达规格的小龙虾,以降低池塘中养殖品种的密度,还河蟹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可以实现小龙虾和河蟹的有效混养,从而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议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养殖条件,选择适合的混养模式和管理方法。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