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草鱼和小龙虾能养殖技术

           

草鱼和小龙虾的混养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和注意事项:

适宜混养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鲤科草鱼属鱼类,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

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可以与草鱼、鳊鱼、鲤鱼、鲢鱼、鳙鱼等草食性鱼类混养。

混养的目的是利用草食性鱼类的排泄物为小龙虾提供养分,同时控制水生植物的数量,优化小龙虾的生长环境。

池塘条件

池塘应保持1-1.5米深的水,底部淤泥不超过15厘米。

池塘面积以0.53~1公顷为宜,池深2.5~3米,水深1.5~2.0米。

池塘要有良好的排灌系统,进排水口分别设置,进排水采用高进低排。

池塘四周应设置防逃设施,如防逃墙,防止小龙虾外逃。

清塘消毒

在放养虾苗前,应对池塘进行严格的消毒。新建虾塘可用生石灰带水消毒,老池塘一定要干塘消毒。

消毒后要进行晒塘,以杀死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水草种植

水草是小龙虾的栖息、隐蔽场所,也是适口饵料。在池塘四周种植凤眼莲、水花生或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

水草种植总面积一般不超过池面积的1/2。

苗种选择与放养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的虾苗,最好是人工繁育的优质虾苗。

春季一般在3-4月份,秋季在9-10月份放养,水温在15℃以上时放养。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亩放养虾苗8000-12000尾,或幼虾3000-5000尾。

饲料投喂

小龙虾为杂食性动物,可投喂动物性饲料(如小鱼、小虾、螺蚌肉、蚯蚓等)和植物性饲料(如豆饼、菜饼、玉米、南瓜等)。

配合饲料根据小龙虾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投喂。

日常管理

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水温在16-30℃之间。

注意观察小龙虾的活动情况,及时清除池中的敌害生物,如黑鱼、鲶鱼等。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实现草鱼和小龙虾的高效混养,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收益。建议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源状况和池塘条件,选择合适的混养模式和养殖技术。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