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对虾红腿病

           

对虾红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对虾疾病,主要包括弧菌、气单胞菌等细菌。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对虾的附肢(特别是游泳足)变红,严重时整个虾体都会呈现红色,同时可能伴有头胸甲鳃区变黄、肝胰脏及心脏颜色变浅等症状。

对虾红腿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底部环境差 :池塘底部环境恶化,如残饵粪便增多、有机物厌氧发酵等,导致对虾长时间在底部活动,受到影响而发红。

天气变化造成应激:

连续降雨、水温、PH、溶解氧等环境因素发生显著变化,对虾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红腿病。

水质指标恶化:

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升高,对虾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中毒,引发红腿病。

弧菌感染:

天气闷热、降水多、底质差,弧菌大量繁殖,对虾感染后发生细菌性红体。

应对措施

调节水质、底质:

在高温季节,定期使用复合有机酸进行解毒,使用芽孢杆菌分解残饵粪便,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改善底部环境。

勤改底:

养殖后期要勤改底,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片剂改善底部环境。

消毒杀菌:

发现红腿病时,可使用50%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进行消毒杀菌。

投喂策略:

投喂增加时,要注意勤改底,避免残饵粪便过多。

增强对虾抵抗力:

通过内服维生素C、抗生素及复合抗病毒护肝药物,增强对虾的抵抗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对虾红腿病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