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大棚黄鳝试养的方法

           

大棚黄鳝饲养方法可分为开放式饲养池和封闭循环过滤式两种模式,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一、饲养池建设开放式饲养池

- 适合长年有温流水源稳定的地区,适合规模化养殖。

- 池体规格:面积10-20平方米,深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40厘米。

- 设施要求:进排水管各2个(直径3-4厘米),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1个高出池底5厘米,均设金属网防逃。

封闭循环过滤式饲养池

- 适合水源不足或需精准控温的地区,投资较大但耗水量少。

- 需配套曝气池、沉淀池及净水、抽水、加温设备,池体规格与开放式相同。

二、鳝种投放

消毒处理

- 池水灌满后浸泡5-7天,放干后塞住排水孔,保持微流水(水深5厘米)。

- 鳝种消毒:每吨水投入硫酸铜8克、漂白粉10克,浸洗20-30分钟(水温10-15℃),防止水霉病和寄生虫。

投放密度

- 每平方米放养规格35-50条的鳝种(15-20厘米长),同池鳝种大小需一致,避免大鱼残食。

三、饲料投喂

初期投喂

- 放养后2-3天,投喂蚯蚓、螺蛳肉、蚌肉等切碎的天然饵料,占黄鳝体重的1%-2%。

- 每天早晚各一次,投喂后检查是否吃完,逐步增加至5%左右。

饲料替代与成本控制

- 随着生长可添加蚕蛹、鱼粉、菜籽饼等,优先使用成本低的天然饵料。

- 饲料蛋白含量需稳定在35-40%,避免长期单一饲料导致营养不均衡。

四、水质管理

日常维护

- 定时换水(每天1-2次),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病菌滋生。

- 水温控制在25-32℃,避免高温或低温引发疾病。

疾病预防

- 发现寄生虫或病菌感染时,及时使用专用药剂(如傲虫净)处理。

- 换水时用漂白粉消毒池体,防止梅斑病传播。

五、其他注意事项

增氧措施:

高温季节每天注水换新,保持溶氧充足。

分苗管理:养殖后期需人工分苗,避免混杂。

防逃措施:进排水管口设金属网,防止黄鳝逃逸。

通过合理选择养殖模式、规范操作和管理,可实现黄鳝的稳产高产。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