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人工繁殖黄鳝苗技术

           

人工繁殖黄鳝需经过亲鳝选择、催产、人工授精、孵化及幼苗培育等步骤,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一、亲鳝选择雌鳝选择

选择体长20-30厘米、体重70-150克的个体,腹部膨大呈纺锤形,有透明卵带和卵粒轮廓,生殖孔红肿。 非产卵季节难以鉴别性别,可结合体长和体重判断。

雄鳝选择

选择体长45厘米以上、体重100-250克的个体,腹部有血丝状斑纹,挤压腹部有透明液体流出,镜检可见精子。

配比要求

雄雌比例为1:2-3,或根据体重计算(如LRH-A注射剂量:雌鳝5-10μg/50g体重,雄鳝15-25mg/尾)。

二、催产繁殖

营养管理

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溶氧,投喂活蚯蚓或蝇蛆,促进性腺发育。

激素注射

- 使用LRH-A(0.1-1μg/克体重)或HCG(1-5国际单位/克体重)进行腹腔注射,

- 雄鳝比雌鳝早24小时注射,深度不超过0.5厘米,每尾注射量不超过1毫升。

催产时间

注射后暂养36小时,通过触碰腹部判断卵粒游离程度,卵粒游离后进行人工授精。

三、人工授精

操作方法

用毛巾握住雌鳝前部,挤压腹部排出卵液,将精巢剪碎后与卵液充分搅拌,再注入受精卵容器中。

注意事项

- 雄鳝需提供2尾以上受精卵,确保精子活力。

- 授精后暂养于25-28℃环境,每日换水1次,约45小时后开始检查卵粒游离情况。

四、控温孵化

孵化环境

水深0.1-0.3米,使用增氧器维持溶氧,水温控制在25-31℃之间。

孵化管理

中途换水时温差不得超过4℃,孵化时间随温度变化调整,通常需5-10天。

五、幼苗培育

水质与饲料

小鳝苗池水深10-20厘米,底土覆盖5厘米厚牛粪或猪粪,投喂活饵(如蚯蚓、蚌肉)每日2.5%-8%,并种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供遮荫。

管理措施

每日换水1次,及时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清洁,促进幼苗生长。

六、其他注意事项

繁殖季节:

选择5-6月或9-10月,此时性腺发育成熟。

疾病防控:亲鳝需接种疫苗,养殖池定期消毒,防止病原体感染。

通过以上步骤,可实现黄鳝的全人工繁殖,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