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苦力泥鳅怎么养

           

苦力泥鳅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应选择水质较好的河流、湖泊、池塘等地方。

场地需要做好防鳗、防鱼抢食等工作。

准备好鱼缸、空气泵、滤材、过滤器、加热器等设备。

准备养殖设备

养殖池最好是土池,池深在50cm左右,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

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四周离岸边1m左右的位置可栽种一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芦苇等),作遮荫用。

选择优质泥鳅种苗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苗种进行放养。

规格为体长5~7厘米的鳅种的放养密度为80~100尾/平方米。

合理的饲料投喂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可以食用各类鱼饵或饲料。

建议选择新鲜的自制饲料,如鲜鱼片、蚯蚓、酸菜渣等。

将饲料分多次投喂,每天保持2-3次,每次数量不要过多,以免造成食物浪费和水质的变质。

水质的维护

泥鳅的生长需要保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质环境,其pH值应该在6.5-8.0之间。

水质环境的维护需要每天检测并确保鱼缸清洁卫生。

定期更换或清洁滤材,保持水质的清新。

可向水池泼晒维诺众养菌进行水体调水、活水,以保持水的清洁,提高泥鳅生长健康。

合理的养殖密度

泥鳅的合理养殖密度一般为每平米不超过20尾,过高的养殖密度不仅可能影响泥鳅的健康,还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注意防病和防虫

在养泥鳅的过程中,疾病和害虫的出现可能会影响泥鳅的健康和生长。

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

繁殖

苦力泥鳅的繁殖较难。在水族箱中铺砂,并多栽植些水草。

选择成熟的雌雄鱼作亲鱼,将一尾雌鱼先放人准备好的水族箱中,待雌鱼习惯新环境后再放人1~3尾雄鱼,在早晨或黄昏产卵。

雌鱼先将雄鱼射出的精液用口含着送到水草叶面或岩石上,并让其粘贴上,然后雌鱼再产卵使其受精。

卵孵化成仔鱼后,将亲鱼移走,只留下卵在水族箱中,并微微充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苦力泥鳅,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繁殖率。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