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天涯泥鳅怎么养

           

天涯泥鳅的养殖方法如下:

建池

选择方向朝阳、水源可靠、环境洁净、管理方便、土质好、不渗漏的地方建池。面积可因地制宜,一般为100-200平方米,深1米,保持水深40-50厘米。池底铺20-30厘米肥泥,以便泥鳅钻潜栖息。为排灌方便,池子需设进出水口,并作好拦鳅设备(如铁丝网等)。

清池消毒

一般亩用50公斤生石灰消毒,注入新水,并适当施些粪肥,以培肥水质。一定要等待药性7天左右消失后,方可放养。

放养鳅种

人工繁殖或野生者均可,但要求无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均匀。放养前,最好用3%食盐水浸洗10分钟。开春后,宜选择晴天放养。

投饵合理

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养殖时,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可适当投喂些动物性饵料,如螺蛳、蚯蚓、蚕蛹粉、动物内脏等;还可投喂部分植物性饵料,如米糠、豆饼、米饭、菜叶等。其投饵量:8月为泥鳅总体量1%,4-6月为4%,7-8月为10%,9-10月为4%。一般至秋末冬初,泥鳅进入冬眠期,可问池中施些基肥,使其保温越冬。投饵应设饵料台,以免浪费,同时,投饵要适量,宜在2-8小时内吃完为好,否则会胀死。

勤换新水

要经常观察水质变化,一般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防止池水过肥。如发现泥鳅有时窜出水面,这说明水中缺氧,应换注新水。特别遇雷雨、闷热天气,更要勤注新水增氧。如有条件,可用增氧机增氧,以防泛池死亡。

防冶疾病

泥鳅常见的病有水霉病及腐鳍病。如发生这些疾病可用每毫升含10-15微克的抗菌素溶液浸洗10分钟。

养殖环境

泥鳅适应性强,适宜在水温15-30摄氏度的环境下生长。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塘或水池,确保水质清澈,无污染物。水深以50-80厘米为宜,水质pH值保持在6.5-8.5之间。养殖水体应保持适度的流动,避免积水和缺氧现象的发生。

种苗选择与放养

选购健康的泥鳅种苗,避免有明显外伤或疾病的个体。种苗的体长一般在5-10厘米之间。放养时,应将种苗缓慢放入养殖水体中,避免造成惊吓和伤害。初次放养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饲料管理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动物、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为食。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泥鳅的食性特点,提供适宜的饲料。常见的饲料包括鱼粉、虫类、蚯蚓、蔬菜等。可以根据泥鳅的生长状态和数量,适当调整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

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质是泥鳅健康生长的基础。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温度、氧气含量、氨氮、亚硝酸盐等。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更换部分养殖水,避免污染物积累。如果水质不佳,可采取通风、增氧等措施进行改善。

疾病防控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疾病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定期观察泥鳅的行为和外观,如有异常表现及时处理。如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扩散。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预防疾病的添加剂,也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温度管理

水温对于泥鳅的生长影响较大。夏季水温过高容易导致泥鳅缺氧和疾病,冬季水温过低则影响其正常进食和生长。可以采用遮阳网、水体增氧等方式调节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收获与销售

根据市场需求的时机进行收获和销售,确保泥鳅在最佳状态下上市,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步骤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