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土鸡怎么养殖出栏

           

要实现土鸡高效养殖并确保出栏品质,需从品种选择、养殖环境、饲养管理及防疫措施等方面综合考量,具体方法如下:

一、品种选择肉用型品种:

黄羽土鸡、麻鸡、清远鸡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合规模化养殖。

兼用型鸡种:

兼顾肉蛋生产,适合生态养殖模式。

本地适应性品种:

优先选择本地原种或经本地育种机构培育的品种,减少疾病风险。

二、养殖环境规划自然环境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荒山、果园或草场,避免低洼积水区域。

鸡舍建设:

鸡舍需高于地面20-30厘米,保持干燥清洁,垫料(稻草/锯末)每周更换一次。

放养区管理:

种植牧草(如苜蓿草)提供青饲料,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300-500只,设置防疫隔离带。

三、饲养管理育雏期(1-30日龄)

- 保持温度28-32℃,湿度65%-75%,采用4小时光照周期(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

- 推荐使用全价配合饲料,确保饮水器、料盘等设施清洁消毒。

成长期(4周龄后)

- 白天放养时气温不低于15℃,饲料以玉米、豆粕为主,搭配青绿饲料(60:30:10)。

- 每日喂食2-3次,早晚各一次,夏季增加中午喂食。

出栏管理

- 120-150日龄出栏最佳,此时鸡只肉质和免疫力均达到较高水平。

四、科学饲喂技巧

营养均衡:

雏鸡期(1-30日龄)饲料需含20%-22%蛋白质,成年鸡阶段调整为玉米、豆粕为主。

喂食频次:

育雏期每日5-6次,放养期减少至2-3次,遵循“早少晚多”的原则。

饲料添加剂:

添加锌、硒等微量元素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五、防疫与卫生管理疫苗接种:

定期接种新城疫、禽流感等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环境消毒:

每日清理鸡舍,使用消毒剂对饮水器、饲料槽等设施消毒。

疾病监测:

发现异常症状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六、生态养殖提升

在鸡舍周围种植绿植(如竹篱、草坪),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土鸡自然生长。

规划运动场(每只鸡0.1平方米),提供充足活动空间。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土鸡养殖效益,确保出栏时肉质优良、免疫力强。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