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养殖土鸡的秘诀

           
一、品种选择明确养殖目标

根据需求选择肉用型(如北京油鸡、芦花鸡)或蛋用型(如三黄鸡、海兰鸡),兼顾抗逆性和经济性。

本地适应性

优先选用耐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例如南方山区可选清远麻鸡,北方则推荐北京油鸡。

种苗质量

选择有资质的种苗场,确保鸡苗免疫完整(马立克、新城疫疫苗),外观羽毛清洁、体型整齐。

二、环境管理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山地或田野,坡度不超过25度,靠近水源且远离污染源。

鸡舍建设

- 材料:

竹木成本低且环保,砖混结构防雨性能好,塑料材质便于移动。

- 设计:开放型鸡舍适合散养,封闭式适合规模化养殖,需设置栖架和防雨棚。

生态模拟

在舍内种植青饲料(如苜蓿),模拟自然环境,促进土鸡采食行为。

三、饲养管理

饲料配方

- 基础配方:

玉米55%、豆粕20%、麸皮15%、鱼粉5%、预混料5%。

- 增重技巧:添加0.5%大蒜素防肠炎,0.1%酵母硒提升免疫力,配合昆虫粉(5%)提高氨基酸。

喂食技巧

- 定时定量,早中晚各一次,根据生长阶段调整饲料成分(如育雏期添加5%葡萄糖+多维)。

饲养密度

- 每平方米饲养3-5只,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

四、疾病防控

疫苗程序

- 马立克疫苗(颈部皮下)、新城疫疫苗,1日龄开始免疫。

驱虫与防疫

- 定期使用驱虫药(如阿维菌素),防范绦虫、蛔虫等寄生虫;夏季高温时补充黄芪多糖增强抵抗力。

环境消毒

- 每天两次消毒鸡舍,配合日光暴晒或化学药剂(如过氧乙酸)杀灭病原微生物。

五、其他实用技巧

林下放养

每亩放养50-80只,分区轮牧防寄生虫,夜间补光并播放收音机驱赶天敌。

成本控制

通过自配粗粮(玉米+豆粕)降低饲料成本,添加中草药(如黄芪)减少西药副作用。

数据记录

建立养殖档案,记录疫苗接种、疾病发生及生长指标,便于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可显著提高土鸡的成活率、肉质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