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玉米种植密度

           

玉米种植密度需根据品种特性、土壤条件和管理目标综合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一、种植密度范围常规品种

- 普通品种种植密度通常为 3800-5500株/亩,具体因品种耐密性差异较大。 - 例如:紧凑型品种(如郑单958)适合4500-5000株/亩,平展型品种(如玉龙998)宜3000-3800株/亩。

高密度种植

- 通过增加植株密度提高产量,适合生育期短、株型紧凑的品种,密度可达 6000-10000株/亩,需配合精细管理。 - 例如:大穗型品种(如京科968)建议3500-4000株/亩,多穗型品种宜3000-3500株/亩。

低密度种植

- 适用于耐旱、抗倒性差的品种或贫瘠土壤,密度可控制在 3000-4500株/亩。 - 例如:糯玉米种植密度通常为6.75-9万株/公顷(约6750-9000株/亩)。

二、确定种植密度的关键因素

品种特性

- 平展型品种(茎叶夹角小)宜稀植,紧凑型品种(茎叶直立)可密植。 - 生育期短、穗型中小的品种适合高密度,生育期长、穗型大的品种需稀植。

土壤条件

- 肥沃地块可适当提高密度(如4500株/亩),贫瘠地块需降低密度(如3000株/亩)。 - 沙土透气性好,可密植;粘土保肥性差,宜稀植。

管理措施

- 高密度种植需加强施肥(底肥40-50公斤/亩+追肥20-25公斤/亩)和灌溉管理。 - 定期除草,避免因竞争导致产量下降。

三、计算示例

行距50cm、株距33cm:

每亩播种4000粒(3800株)。- 行距60cm、株距25cm:每亩需播种4400粒。- 精量播种公式: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亩留苗数×发芽率。

四、常见误区误区:

种植越密越高产。 正解:过密会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养分竞争加剧,反而减产。2. 误区:所有品种采用统一密度。 正解:需根据品种特性调整密度,例如紧凑型宜密,平展型宜稀。

建议种植前结合品种手册或农业技术部门指导,实地测试不同密度下的生长情况,逐步优化种植方案。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