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青贮玉米种植技术标准

           

青贮玉米种植技术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养分充足、疏松通气、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水浇(旱)地或缓坡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进行深耕,耕深25~30 cm,耕后及时耙耱,使土壤深松细平、上虚下实。

种子处理

晒种:选晴天在阳光下连续翻晒2—3天,提高出苗率13—28%。

测定芽率:播种前10—15天做好芽率测试,确定最佳播种量。

种子包衣:用玉米种衣剂进行包衣,预防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

施肥

施基肥:每667 m²施腐熟有机肥1500 kg,结合整地将全部的磷、钾肥和2/3的氮肥作为底肥深施于耕层。

追肥:在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浇水进行一次追肥,施尿素15 kg/667 m²;在拔节期,可结合中耕培土、浇水进行一次追肥,施尿素150 kg/ha。

播种

播种量及密度:青贮玉米的播种量要比普通玉米高0.5倍,亩保苗数达到4000—5000株,株行距一般为65×25厘米,播量为3—4kg。

播种深度:4-5cm,种肥隔离(肥料距种子5cm以上,防烧苗)。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幼苗期应中耕2—3次,拔节期中耕一次,3叶期浅锄3—6厘米,定苗后和拔节期深锄10厘米。

防治虫害:做好地老虎、蝼蛄、玉米螟的防治工作。

浇拔节水和灌浆水: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如天气干旱,田间持水量达不到70%,结合施肥应增浇拔节水和灌浆水。

隔行去雄:在灌浆期隔行去雄,能增产6.9—10%。

收获

适期收获:青饲青贮玉米的适期收获是非常重要的,最适收获期是在含水量为61—68%。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青饲或青贮,也可粮饲兼用型青贮的玉米品种,要求不早衰、生长旺盛、分蘖力强、秆高叶多、果穗大而且多、品质好、营养丰富,生育期在100天左右。

其他

化学除草:用土壤封闭剂或苗后茎叶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轮作:因玉米对耕地的消耗力较强,易发生多种虫害,一般种植玉米不宜连作,可以选择间种、套种、复种、混种的方式来种植青贮玉米。

这些标准涵盖了青贮玉米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各个环节的作业要求与技术内容,为青贮玉米的高效栽培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