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养羊驱虫新方法

           

新手养羊驱虫需掌握科学方法,结合药物选择、用药时机及注意事项,确保驱虫效果并降低风险。以下是综合建议:

一、驱虫药分类与选择

广谱驱虫药

- 伊维菌素:

适用于线虫、体外寄生虫(如螨虫、虱子)及疥癣,对怀孕母羊较安全,春秋季常规使用。

- 左旋咪唑:广谱、高效、低毒,对胃肠道线虫及肺线虫效果显著,可口服、注射或肌注。

- 阿苯达唑:快速驱杀蛔虫、绦虫等,适合群体用药。

特定驱虫药

- 血虫净(三氮脒):

用于治疗肝片吸虫感染。

- 硝氯酚:针对肝片吸虫的特效药。

- 吡喹酮:驱杀脑包虫(囊尾蚴)、绦虫等。

二、驱虫方法与时机

常规驱虫计划

- 育肥羊:

建议在60天后首次驱虫,后续每3-4月强化一次。

- 转群/分娩/配种前:需单独驱虫,避免交叉感染。

- 断奶羊:断奶前后各驱虫1次。

联合用药策略

- 组合方案:

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可同时驱杀线虫和体外寄生虫,提高效率。

- 季节性用药:春秋季重点驱虫,夏季可配合药浴。

三、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单一用药

- 长期使用同种药物易导致抗药性,建议每2年轮换用药。

- 体外寄生虫感染需配合药浴或喷雾,单纯内服无效。

安全用药规范

- 严格按说明剂量使用,不可擅自加大剂量。

- 伊维菌素等需空腹服用,避免与碱性药物同用。

- 怀孕母羊需谨慎用药,孕前30天和临产前30天避免驱虫。

后续管理

- 驱虫后需观察羊群反应,若出现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 驱虫后2-3天清理粪便,防止虫卵残留。

四、其他关键措施

环境消毒:

驱虫期间定期消毒羊舍,减少虫卵感染。

营养支持:驱虫后及时补充精饲料,帮助羊群恢复体力。

通过科学规划用药、规范操作及后续管理,可有效控制羊群寄生虫感染,保障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

推荐阅读

农业知识▪优秀内容